朵朵花卉網 > 養花知識 > 植物知識
導航

腎蕨Nephrolepiscordifolia(L.)Presl

來源:朵朵花卉網 1.91K 次
腎蕨Nephrolepiscordifolia(L.)Presl

腎蕨是一種常見的蕨類植物。拉丁名:Nephrolepiscordifolia(L.)Presl,別名:蜈蚣草、圓羊齒、篦子草、石黃皮,腎蕨科腎蕨屬,原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。常地生和附生於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幹上。喜溫暖潮潤和半陰環境。腎蕨是中國內外廣泛應用的觀賞蕨類,除園林應用外,腎蕨還是傳統的中藥材。腎蕨是中國內外廣泛應用的觀賞蕨類。它栽培窬容易、生長健壯 ,粗放管理就能達到很好的觀賞裝飾效果...

腎蕨的介紹腎蕨是一種常見的蕨類植物。拉丁名:Nephrolepiscordifolia(L.)Presl,別名:蜈蚣草、圓羊齒、篦子草、石黃皮,腎蕨科腎蕨屬,原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。常地生和附生於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幹上。喜溫暖潮潤和半陰環境。腎蕨是中國內外廣泛應用的觀賞蕨類,除園林應用外,腎蕨還是傳統的中藥材。
腎蕨是中國內外廣泛應用的觀賞蕨類。它栽培窬容易、生長健壯 ,粗放管理就能達到很好的觀賞裝飾效果。它株形直立叢生,複葉深裂奇特,葉色濃綠且四季常青,形態自然瀟灑,廣泛地應用於客廳、辦公室和臥室的美化佈置,尤其用作吊盆式栽培更是別有情趣,可用來填補室內空間。 在窗邊和明亮的房間內可長久地栽培觀賞。腎蕨的許多栽培種因其觀賞性優良都得到人們認可,其中由高大腎蕨變異而來的波斯頓腎蕨極適於盆栽及垂吊栽培,是室內裝飾極理想的材料[1],流行於世界各地。它葉片較大、葉色淡綠且具光澤,葉片展開後下垂,十分優雅,豐滿的株形富有生氣和美感。
腎蕨的形態特徵根莖
腎蕨是附生或土生植物。根狀莖直立,被蓬鬆的淡棕色長鑽形鱗片,下部有粗鐵絲狀的匍匐莖向四方橫展,匍匐莖棕褐色,粗約1毫米,長達30釐米,不分枝,疏被鱗片,有纖細的褐棕色鬚根;匍匐莖上生有近圓形的塊莖,直徑1-1.5釐米,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。


腎蕨的葉簇生,柄長6-11釐米,粗2-3毫米,暗褐色,略有光澤,上面有縱溝,下面圓形,密被淡棕色線形鱗片;葉片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,長30-70釐米,寬3-5釐米,先端短尖,葉軸兩側被纖維狀鱗片,一回羽狀,羽狀多數,約45-120對,互生,常密集而呈覆瓦狀排列,披針形,中部的一般長約2釐米,寬6-7毫米,先端鈍圓或有時爲急尖頭,基部心臟形,通常不對稱,下側爲圓楔形或圓形,上側爲三角狀耳形,幾無柄,以關節着生於葉軸,葉緣有疏淺的鈍鋸齒,向基部的羽片漸短,常變爲卵狀三角形,長不及1釐米。葉脈明顯,側脈纖細,自主脈向上斜出,在下部分叉,小脈直達葉邊附近,頂端具紡錘形水囊。葉堅草質或草質,幹後棕綠色或褐棕色,光滑。
孢子囊羣成1行位於主脈兩側,腎形,少有爲圓腎形或近圓形,長1.5毫米,寬不及1毫米,生於每組側脈的上側小脈頂端,位於從葉邊至主脈的1/3處;囊羣蓋腎形,褐棕色,邊緣色較淡,無毛。
腎蕨的生態習性腎蕨常地生和附生於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幹上。
腎蕨喜歡溫暖潮潤和半陰的地方,生長一般適溫3~9月爲16~24℃,9月至翌年3月爲13~16℃。冬季溫度不低於8℃,但短時間能耐0℃低溫。也能忍耐30℃以上高溫。腎蕨喜溼潤土壤和較高的空氣溼度。春、秋季需充足澆水,保持盆土不幹,但澆水不宜太多,否則葉片易枯黃脫落。夏季除澆水外,每天還需噴水數次,特別懸掛栽培需空氣溼度更大些,否則空氣乾燥,羽狀小葉易發生卷邊、焦枯現象。腎蕨喜明亮的散射光,但也能耐較低的光照,切忌陽光直射。規模性栽培應設遮陽網,以50%~60%遮光率爲合適。
腎蕨爲喜光植物適應能力強,喜高溫高溼環境,有一定的耐寒性。華東地區可以露地越冬。北方冬天當進溫室養護。喜散射光,遮蔭情況長勢好,強光下也能生長,但葉片容易發黃。
腎蕨的栽培技術盆栽腎蕨宜用疏鬆、肥沃,透氣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。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、培養土或粗沙的混合基質。盆底多墊碎瓦片和碎磚,有利於排水、透氣。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,又可用”卉友”20-20-20通用肥或20-8-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。同時,生長期要隨時摘除枯葉
和黃葉,保持葉片清新翠綠。吊鉢栽培時要多噴水,多根外追肥和修剪調整株態,並注意通風。
腎蕨的繁殖方式腎蕨常用分株、孢子和組培繁殖。


分株繁殖

分株繁殖:全年均可進行,以5~6月爲好。此時氣溫穩定,
將母株輕輕剝開,分開匍匐枝,每10釐米盆栽2~3叢匍匐枝。15釐米吊盆用3~5叢匍匐枝。栽後放半陰處,並澆水保持潮溼。當根莖上萌發出新葉時,再放遮陽網下養護。


孢子繁殖

選擇腐葉土或泥炭土加磚屑爲播種基質,裝入播種容器,將收集的腎蕨成熟孢子,均勻撒入播種盆內,噴霧保持土面溼潤,播後50~60天長出孢子體。


組培繁殖

常用頂生匍匐莖、根狀莖尖、氣生根和孢子等作外植體。在母株新發生的匍匐莖(3~5釐米)上切取0.7釐米匍匐莖尖,用75%酒精中浸30秒,再轉入0.1%氯化汞中表面滅菌6分鐘,無菌水沖洗3次,再接種。培養基爲MS培養基加6-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/升、萘乙酸0.5毫克/升,莖尖接種後20天左右頂端膨大,逐漸產生一團GGB(即綠色球狀物),把GGB切成1毫克左右,接種到不含激素的MS培養基上,經60天培養產生叢生苗。將叢生苗分植,可獲得完整的試管苗。[3]


分株繁殖
分株時間:最好是在早春(二、三月份)土壤解凍後進行。
分株方法: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,抖掉多餘的盆土,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儘可能地分開,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,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,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,以利於成活。
裝盆消毒: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涼幹,即可上盆。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。
分株後的管理: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。由於它的根系受到
很大的損傷,吸水能力極弱,大約需要3~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,因此,在分株後的3~4周內要節制澆水,以免爛根,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,爲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,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~3次(溫度高多噴,溫度低少噴或不噴)。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。分株後,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,要放在遮蔭棚內養護。
上盆:小苗裝盆時,先在盆底放入2~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爲濾水層,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爲基肥,厚度約爲1~2公分,再蓋上一層基質,厚約1~2公分,然後放入植株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。菜園土:爐渣=3:1;或者園土:中粗河沙:鋸末(茹渣)=4:1:2;或者水稻土、塘泥、腐葉土中的一種。或者草炭+珍珠岩+陶粒=2份+2份+1份;菜園土+爐渣=3份+1份;草炭+爐渣+陶粒=2份+2份+1份;鋸末+蛭石+中粗河沙=2份+2份+1份。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,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。
溼度管理:喜歡溼潤的氣候環境,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60~75%。
溫度管理:最適生長溫度爲18℃~30℃,忌寒冷霜凍,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10℃以上,在冬季氣溫降到4℃以下進入休眠狀態,如果環境溫度接近0℃時,會因凍傷而死亡。
在夏季:
1、加強空氣對流,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;
2、放在半蔭處,或給它遮蔭50%;
3、給它適當噴霧,每天2~3次。
在冬季:
1、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;
2、在室外,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,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;
光照管理:怕強光直射,需要放在半蔭處養護,或者給它遮蔭70%。放在室內的養護的,儘量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,並每隔一、二個月移到室外半蔭處或遮蔭養護一個月,以讓其積累養分,恢復長勢。 肥水管理:對肥水要求多,但最怕亂施肥、施濃肥和偏施氮、磷、鉀肥,要求遵循“淡肥勤施、量少次多、營養齊全”的施肥(水)原則:
春、夏、秋三季: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,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寶”——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“花寶”——“花寶”——清水的順序循環(最起碼每週要保證兩次“花寶”),間隔週期大約爲:室外養護的1~4天,晴天或高溫期間隔週期短些,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;放在室內養護的2~6天。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。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,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。
冬季:在冬季休眠期,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,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清水——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清水順序循環,間隔週期大約爲7~10天。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。
腎蕨的病害防治室內栽培時,如通風不好,易遭受蚜蟲和紅蜘蛛危害,可用肥皂水或40%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。在澆水過多或空氣溼度過大時,腎蕨易發生生理性葉枯病,注意盆土不宜太溼並用65%代森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灑。 產後處理:腎蕨盆栽可點綴書桌、茶几、窗臺和陽臺。腎蕨的品種分類常見種類
常見的腎蕨有以下3種。
(1)娛蛤草根狀莖直立,上面被有鱗片,在甸甸枝的短枝上還能長出塊莖。葉叢生,爲一回羽狀複葉,長50一60釐米,寬6一7釐米,淺綠色;小羽葉長約3釐米,葉緣有尖齒,乾枯後易脫落。
(2)長葉娛蛤草複葉長可達150釐米,寬15釐米,直立生長;小羽葉長8釐米,葉邊有淺齒或無。常見的變種有碎葉腎旅,葉多而短,深綠色,向內側旋轉或向外側扭曲生長。還有一個變種叫細葉腎旅,爲3回羽狀複葉,複葉短三角形,小葉黃綠色。
(3)長葉腎獲葉厚而粗糙,複葉長約100釐米,觀賞價值不高。

常見品種:有達菲(Duffii)、普盧莫薩(Plumosa)。
同屬觀賞種有:碎葉腎蕨(N.Exaltata),又叫高大腎蕨,其栽培品種有亞特蘭大(Atlanta)、科迪塔斯(Corditas)、小琳達(LittleLinda)、馬裏薩(Marisa)、梅菲斯(MempHis)、波士頓腎蕨(Bostoniensis)、密葉波士頓腎蕨(BostoniensisCompacta)、皺葉腎蕨(FluffyRuffles)、迷你皺葉腎蕨(MiniRuffle)、佛羅里達皺葉(FloridaRuffle)。還有尖葉腎蕨(N.Acuminata)和長葉腎蕨(N.Biserrata)。
腎蕨的分佈區域腎蕨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,我國的福建、廣東、臺灣、廣西、雲南、浙江等
腎蕨產浙江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南南部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、雲南和西藏(察隅、墨脫)。生溪邊林下,海拔30-1 500米。廣佈於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。
腎蕨的食療或藥用價值藥用價值
腎蕨是傳統的中藥材,以全草和塊莖入藥,全年均可採收,主治清熱利溼,寧肺止咳,軟堅消積。常用於感冒發熱,咳嗽,肺結核咯血,痢疾,急性腸炎等。
腎蕨的園林用途腎蕨觀賞價值腎蕨盆栽可點綴書桌、茶几、窗臺和陽臺。也可吊盆懸掛於客室和書房。在園林中可作陰性地被植物或佈置在牆角、假山和水池邊。其葉片可作切花、插瓶的陪襯材料。歐美將腎蕨加工成幹葉並染色,成爲新型的室內裝飾材料。若以石斛爲主材,配上腎蕨、棕竹、蓬萊鬆,簡潔明快,充滿時代氣息。如用非洲菊爲主花,壁插,配以腎蕨、棕竹,有較強的視覺裝飾效果。
葉濃密茂盛,葉片修長,翠碧光潤,是經典的優秀觀賞蕨類。
腎蕨的作用用途環保應用
腎蕨可吸附砷、鉛等重金屬,被譽爲“土壤清潔工”。蜈蚣草吸收土壤中砷的能力超過普通植物20萬倍,一次種植可多年收成,且每年可收割三次,在吸附了大量重金屬後,就地焚燒,整個處理過程經過嚴格的工藝化控制,不但在蜈蚣草焚燒過程中砷的揮發得到有效控制,且降低了污染土壤重金屬的擴散,阻隔重金屬進入食物鏈,以免帶來二次污染。
pvc管養花
相關內容
熱門圖文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