朵朵花卉網 > 養花知識 > 植物知識
導航

雪葉蓮的繁殖方式

來源:朵朵花卉網 4.51K 次
雪葉蓮的繁殖方式
種子繁殖
雪葉蓮常用種子繁殖。一般在8月底9月初播於露地苗牀,約半個月左右出芽整齊,苗期生長緩慢。待長有4片真葉時上5寸盆或移植大田,翌年開春後再定植上盆。生長期間可通過摘心控制其高度和增大植株蓬徑。
銀葉菊爲喜肥型植物,上盆一、二個星期後,應施稀薄糞肥或用0.1%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噴灑葉面,以後每星期需施一次肥。栽培中發現銀葉菊無病蟲害發生。具體方法如下: 由於在整個生長期比較怕熱,並且播種最適溫度爲15~20℃,故常在9月中下旬以後進行秋播:用的基質進行消毒,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裏炒熱,什麼病蟲都能燙死。用溫熱水(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)把種子浸泡12~24個小時,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。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,這項工作可以不做。
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,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溼,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,覆蓋基質1公分厚,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,水的深度爲花盆高度的1/2~2/3,讓水慢慢地浸上來。
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,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,按3×3公分的間距點播。播後覆蓋基質,覆蓋厚度爲種粒的2~3倍。播後可用噴霧器、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溼,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,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,以免把種子衝起來;
播種後的管理
在秋季播種後,遇到寒潮低溫時,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,以利保溫保溼;幼苗出土後,要及時把薄膜揭開,並在每天上午的9:30之前,或者在下午的3: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,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;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,需要適當地間苗:把有病的、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,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;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2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。

扦插繁殖
溫度
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爲18℃~25℃,低於18℃,插穗生根困難、緩慢;高於25℃,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,並且溫度越高,腐爛的比例越大。扦插後遇到低溫時,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;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,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,要遮去陽光的50~80%,同時,給插穗進行噴霧,每天3~5次,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,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,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。
溼度
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溼度在75~85%。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溼度,每天1~3次,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,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。但過度地噴霧,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,因爲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。
光照
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,但是,光照越強,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,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,消耗的水分越多,不利於插穗的成活。因此,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~80%,待根系長出後,再逐步移去遮光網:晴天時每天下午4:00除下遮光網,第二天上午9:00前蓋上遮光網。
移栽
小苗裝盆時,先在盆底放入2~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爲濾水層,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爲基肥,厚度約爲1~2公分,再蓋上一層基質,厚約1~2公分,然後放入植株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。菜園土:爐渣=3:1;或者園土:中粗河沙:鋸末(茹渣)=4:1:2;或者水稻土、塘泥、腐葉土中的一種。或者草炭+珍珠岩+陶粒=2份+2份+1份;菜園土+爐渣=3份+1份;草炭+爐渣+陶粒=2份+2份+1份;鋸末+蛭石+中粗河沙=2份+2份+1份。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,並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週。 小苗移栽時,先挖好種植穴,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爲底肥(基肥),厚度約爲4~6公分,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放入苗木後,回填土壤,把根系覆蓋住,並用腳把土壤踩實,澆一次透水。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,以促使萌發更多的開花枝條:上盆一至兩週後,或者當苗高6~10公分並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後,把頂梢摘掉,保留下部的3~4片葉,促使分枝。在第一次摘心3~5周後,或當側枝長到6~8公分長時,進行第二次摘心,即把側枝的頂梢摘掉,保留側枝下面的4片葉。進行兩次摘心後,株型會更加理想,開花數量也多。
銀葉菊,剪取10釐米左右的嫩梢,去除基部的兩片葉子,在250倍的矢達生根營養液中浸泡30分鐘左右,插入珍珠岩與蛭石混合的扦插池中,進行全光照噴霧,約20天左右形成良好根系。需注意的是,在高溫高溼時扦插不易成活。通過比較發現,扦插苗長勢不如籽播苗,蓬徑不大,植株較矮。
繁殖 葉蓮 藻類植物的繁殖方式
相關內容
熱門圖文
最近更新